信息中心
1、20世纪90年代以前开发的
回顾全球杀螨剂的发展历史,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,杀螨剂中主要是有机氯、有机硫、脒类、硝基苯类和有机锡类化合物,其中有机氯和有机硫类杀螨剂在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,另外,还有一些有机磷类、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杀螨剂在农业上也有应用。
2、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发的杀螨剂
2.1 哒螨酮(pyridaben)
2.2 唑螨酯(fenpyroximate)
2.3 吡螨胺(tebufenbyrad)
2.4 嘧螨醚(pyrimidifen)
2.5 氟螨脲(flucycloxuron)
2.6 氟虫脲(flufenoxuron)
2.7 丙苯烃菊酯(protrifute,代号F7869)
2.8 氟啶胺(fluazinam)
2.9 阿维菌素(abamectin)
3、最近10年开发的杀螨剂
3.1 乙螨唑(etoxazole,YI-5301)
3.2 氟螨嗪(flufenzine)
3.3 喹螨醚(fenazaquin)
3.4 联苯肼酯(bifenazate D-2341)
3.5 灭螨醌(acequinocyl,AKD-2023)
3.6 季酮螨酯(spirodiclofen)
3.7 季酮甲螨酯(spiromesifen)
3.8 嘧螨酯(fluacrypyrim)
3.9 F-1050
3.10 D-5281
3.11 杀螨隆(dliafenthiuron)
3.12 溴虫腈(chlorfenapyr)
4、结语
当今农药发展的趋势是高效、安全和对环境友好,一些高毒或对环境安全有影响的农药正在逐步被淘汰,中如三氯杀螨醇将被替代,有机锡类市场份额将逐步减小。其次,全球的农业种植结构正在调整,要做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举发展,发展经济作物种植,也将促进杀菌剂和杀螨剂的发展。还有目前全球开发品种很多,使用很普遍,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,用药次数频繁,的作用机制又雷同,加上害螨世代历期短,繁殖力强,因此抗药性和交互抗性的产生极为迅速,由此现在开发新杀螨剂和合理使用是防治农业上的螨类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。
新开发的方向应该是高效安全,在性能上不仅能杀卵,并能对幼螨、若螨、成螨全生育期的害螨均有高效和速效作用,持效期长,如果能有内吸性更好。开发的新应该能有独特的作用机制,能避免与现已商业化的杀螨剂产生交互抗性,且对温血动物毒性低,对捕食性螨安全,对环境友好。如果开发的新杀虫剂品种兼有杀螨作用,可作为杀虫杀螨剂使用,兼治害螨,但不能作为杀螨剂开发。
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,延缓抗性或交互抗性是延长产品货架寿命的关键因素,合理使用杀螨剂,控制使用次数和用药量,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螨剂交替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。